【新华社】中国将在美国、俄罗斯同时建立汉学研究中心

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近日从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获悉,其下属的汉学研究院等机构已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和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罗森学院举行签约仪式,成立汉学研究中心。

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是由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汉学研究院与所在国大学、文化机构和知名汉学研究者共同组建的非政府学术组织,将开展汉学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双重工作。它的主要工作是为各国编著不同版本的汉学教材,建立完整的海外汉学国际传播商业体系,让更多的机构和从业者加入这项事业。

据介绍,今年11月底,“马耳他汉学研究中心”举行了签约仪式。


活动现场



会议由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刘伟荣誉主持



近日,在由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主办的第16届“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论坛上,该基金会下属的汉学研究院及“十三五”阶段《一带一路汉学国际传播专项研究》总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和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罗森学院,共同举办了俄罗斯汉学研究中心和美国汉学研究中心的签约仪式。


签约代表: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汉学研究院首席战略顾问、副院长 普颖华 女士; 中国与亚太国家研究中主任、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教授 吴丹娜·达奇雅娜 女士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汉学研究院与美国杜罗学院签约仪式(左:杜罗学院院长Antonio;右: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汉学研究院首席战略顾问、副院长 普颖华 女士)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汉学研究院与美国罗森学院签约仪式(左:罗森学院的院长Wang,youchen;右: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汉学研究院首席战略顾问、副院长 普颖华 女士)


中方代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温克 先生、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汉学研究院 张健 先生、郑淑惠 女士、张录先生,俄方代表 佐娅 女士,周少康 先生、蜜嘉乐先生、丹尼伊尔 先生 和 米哈伊尔先生,共同上台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两国驻华使馆相关官员出席并见证了双方的合作。据悉,这是国际上第二个和第三个汉学研究中心成立。前几日欧洲“马耳他汉学研究中心”作为首例签约项目,启动了中国以“汉学”为概念的文化国际传播创新模式。


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参赞、俄罗斯联邦独联体事务、俄侨和国际人文合作署代表,俄罗斯文化中心主任 欧嘉·梅尔尼科娃 女士 致辞



课题组执行主管张健院长对项目实施做了以下简单介绍:第一,此次俄美同时成立汉学研究中心,关注重点在于中国文化核心内容——古老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先秦哲学体系。中国哲学里的仁、义、礼、不争、适度、勿奢、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等观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可以给世界以智慧,促进人类和谐共荣,引领国际关系新发展的潮流。

第二,在“十三五”阶段,课题组着重落实欧洲和美洲两个地区的相关工作,将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建立12个汉学研究中心。

第三,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的主要工作是为各国编著不同版本的汉语教材,同时要建立完整的海外汉学国际传播商业体系,打造国际上最大的汉学产业链,并实现规模盈利,让更多的外国机构和从业者加入我们的事业。


中国与亚太国家研究中主任、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教授吴丹娜·达奇雅娜女士致辞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办事处前首席代表 胡援东 先生代表美国杜罗学院院长、美国汉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布鲁斯·迈康纳 先生接受聘书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办事处前首席代表、美国GPA教育集团董事、美国汉学研究中心战略顾问 胡援东 先生 致辞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汉学研究院执行院长 张健 先生 与 副院长普颖华女士 代表中方 向 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参赞 欧嘉·梅尔尼科娃 女士 赠送书法作品


“十三五”阶段“一带一路”汉学国际传播专项研究

主要项目介绍


1. 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是由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汉学研究院与所在国大学、文化机构和知名汉学研究者共同组建的非政府学术组织(NGO),将开展汉学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双重工作。中心承担本国汉语教材研究和编著工作,研发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新版汉语教材并承担本国汉语教师汉文化高级培训工作。同时,海外中心将与当地大学合作,建立“汉学”相关专业,通过此项目向本地区输送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高级汉语教师。项目工作目标是打造国际汉学联盟,各国协作共同推进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广泛传播和产业化。


2. 国际汉语教材研发

为不同国家分别研发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汉语教材。教材由外籍专家主编、国内专家配合,设计思想为开放、包容,“尝试用汉语讲授其他国家历史与文化,精于将优秀国学思想与艺术融入教材之中”。在传播中国文化并展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包容性和大国胸怀的同时,希望能全面提升现有海外汉语教材水准。第一批海外汉语教材语种: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希腊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西伯来语等。


3. 国际汉语高级教师研修

本项目为非中国籍人士在职汉语教师提供服务。项目规划拟在所在国成立“汉语教育协会”或“汉语教师协会”,其后在“汉学中心”支持下,为专职教师提供“中国传统哲学”“书法”“绘画”“古琴”“太极拳”“学科教法研究”和“汉语教学多媒体资源”等专业服务。同时,项目主办单位还可以为各国汉语教师提供为期三个月的在中国大陆汉学总部的汉语及汉文化高级研修服务。


4. 国家汉学国际产业园

该园作为“十三五”阶段汉学国际传播业务支撑中心,打造以“汉学国际传播理论研究基地”、“汉学国际传播产业集群及核心产品研发基地”、“国际汉语教师高级汉文化研修基地”“中国留学人才汉学国际高级讲师培训基地”、明清古建博物馆等多个国际化汉学研究与产业中基地。项目将在北京和海南儋州建立两个园区。该项目由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中华传统文化振兴基金、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一带一路”专项基金、新时代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项目实施将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辟一条创新之路。




光明日报:汉语国际传播迎来历史新机遇


中国青年报:俄、美高校成立“汉学研究中心” 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俄美联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俄、美两国汉学研究中心在京签约


新华社:【新华社】“十三五”期间我国首个海外汉学研究中心花落马耳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