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传统文化课程区域实践研讨会圆满召开

4月20日上午,第三届传统文化课程区域实践(上饶)研讨会在江西省上饶县拉开序幕。本次活动由“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组、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主办,江西省上饶县教育体育局承办。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郑增仪;国学中心专家委员、济南市教育局原局长刘元刚;县人大副主任、县教体局局长徐建华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全国各地及各个实验区教育局局长、中小学校长、各级教研、科研负责人及教师50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开幕式上,由枫岭头小学学生社团表演的《丰收锣鼓》、上饶县第五小学社团的声律启蒙集体诵读和《弟子规》相声表演,以及上饶县第七中学学生社团带来的《论语》与《孟子》小品等节目,精彩纷呈。特别是上饶县第一小学学生诗词社团表演的国学节目《诗仙梦韵》巧妙地把自创诗词与现代歌舞融合在一起,创设出意境悠远的情景。




《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组主持人、国家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副司长郑增仪为大会致辞。上饶县人大副主任、县教体局局长徐建华介绍了上饶县开展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和策略。2009年以来,上饶县持续跟进教育部“十一五”与“十二五”规划课题的研究,成为教育部全国国学教育教学专项研究的首批实验县,率先将国学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课程体系,通过大力构建国学教育推进机制,组建国学教学研究梯队等举措,有效实现了国学教育软着陆,在全国国学教育领域,形成“北看通州,南看上饶”的良好局面。






上饶县教育局教研员、国学教育专家胡玉恒作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实施策略》专题报告。


4月20日下午,与会代表来到本次活动的分会场——上饶县第二小学,现场观摩学生国学社团展示和国学课堂教学展示,并进行了交流互动。飘舞汉韵社、儒雅礼仪社、精英武术社、海量诵经社、墨韵国画社、浪漫诗作社、雅乐葫芦丝社、风雅吟诵社、灵巧剪纸社、马良软笔社、静养硬笔社、圣学孔子讲坛、方寸灯谜社……十几个传统艺术社团精彩绝伦的展示和表演,获得了阵阵喝彩和一致好评,充分展示了上饶县中小学生的国学素养和精神风貌。

此外,学校64个教学班全部同时开放,现场展示国学课堂教学。与会代表走入教室,近距离感受国学课堂的别样韵味。

4月21日上午,六节经典示范课在上饶七中报告厅进行了集中展示。其中,邱荣云老师执教的《千字文》作为首课出场。课堂内容环环相扣,流畅自然,新颖的构思、交融的情境和灵动的思维,震撼了所有人的视觉与听觉,获得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

最后,上饶一小国学教研团队的四位老师,通过“手机+团队+课堂”国学教研模式的展示,介绍了在大数据时代进行国学教研的创新做法,令在场专家与参会代表耳目一新,纷纷鼓掌给予好评。





当天下午,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专家委员、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博士柳恩铭,为与会代表作了题为《<论语>精解》的学术报告。柳博士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地对《论语》思想意义进行了深入挖掘,提出了很多令人深思的观点。同时,他还对一线国学教师提出几点建议,首先要注重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避免形式化,要将最核心、最本质、最有价值的内容介绍给孩子。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圆满结束,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获益匪浅。本次活动将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进学校、进课堂,也为传承传统文化与立德树人相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已进入结题阶段,各实验区校正在加紧开展课题经验总结、课题成果整理等工作,掀起了传统文化教育教法研究的新高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