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国学教师培训项目启动仪式暨第二届国际中华经典吟咏艺术节颁奖典礼圆满成功

迢迢新秋,亭亭月圆,正是可人天。2015年10月13日,在这美妙宜人的时节里,由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国家开放大学国学教师培训项目启动仪式暨第二届国际中华经典吟咏艺术节”在全国政协礼堂会议厅隆重举行,为与会宾朋献上这一年里传统文化教育的累累果实。




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文普先生;国家开放大学副校长 刘臣先生;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科学院原副院长滕纯先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社长旷天鑑先生;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大连图书馆终身名誉馆长张本义先生;国家开放大学培训学院院长汪启富先生;日本“国宝级”吟咏专家石原纮一先生、牧原一路先生、冈本利明先生;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副总裁洪国兵先生;中国战略与管理对外文化交流部部长刘建华先生;欧盟中国经济文化工作委员会执行秘书长陈江先生等。此外,还有来自全国传统文化实验区、实验校的领导和师生共三百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活 动 现 场


2014年,教育部已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钢要》,表明了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态度和导向。“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组经过十年的课题研究,已初步完成全国25个省/市地区版传统文化教材的研发工作,成功地将地区文化的本土元素融入教材,让国学经典伴随着各地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艺术相互辉映。


总课题组执行主任张健先生作课题介绍




但是,各地区尚缺乏落实此项政策的具体措施,如教学所需的课时和经费等。此外,国学专业教师问题也是一大核心问题。由于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直接造成了传统文化教育教师的断层。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涉及国学经典、民族艺术和民俗文化等诸多内容,这对从小并未系统接受过传统文化教育,而今却要担负起传统文化传承的老师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为此,总课题组和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学院、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等多家机构,联合启动了中小学国学教师培训项目,希望通过此举引领基础教育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纵深发展。


著名教育家、人教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实验教材总编、中国教育科学院原副院长 滕纯先生致辞


唐山市滦县教育局局长 尹旺先生致辞


国家开放大学相关领导表示:项目的设立和启动,就是要打通传统文化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最后一里路”。按前期规划,项目将分三步走,各合作方前期先行启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其工作的创新点和重点是教师培训课程体系。第二步是在实践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在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学或汉语言文学专业下,设立“国学教育”专升本专业方向,尝试解决学科专业教师学历进修的关健性问题。第三步,经过三年左右的学科教学实验后,再行研究设立“国学教育”本科创新专业。


国家开放大学副校长 刘臣先生致辞


关于教师培训内容问题,项目组专家表示:“课程规划分国学基础理论、学科教法指导和传统艺术”三部分。其中理论部分教育部课题组已完成相关规划论证和教材编写工作,分《儒学思想》、《老庄哲学》、《中国训诂学》和《辞赋学》等十一册;学科教法指导部分,以前期课题研究成果《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所规划内容为蓝本,针对《弟子规》、《声律启蒙》、《论语》等近二十个教学模块,为教师提供学科教育理论、课堂教学设计和教法指导等实操培训。最后,还将把传统艺术中的书法,绘画和古琴等列为教师研修的必修课。希望在中国的大地上,能涌现一批具有国学思想基础和传统艺术涵养的“中国文化教师”。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 马文普先生致辞


本次大会还举行了“第二届中华吟咏艺术节”颁奖典礼及全国优秀获奖节目展演活动。中华吟咏和诵读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实用技术,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但凡读书人都会吟诵。吟诵不同于一般的声乐艺术,更承载着广泛的文字、语言、音乐、文学、历史、教育等诸方面的信息和遗传密码。本届艺术节经过一年多的筹备、评比、节目遴选和打磨,最终从数百件参赛作品中甄选出若干个精品节目。这些节目形式多样,意境丰富,深入人心,精彩的表演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大连市少年吟唱团精彩演出


中日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汉诗可谓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自汉诗这种优美的艺术形式传入日本之后,以高昂悠扬的声调和抑扬顿挫的节奏诵读汉诗,已成为日本一项国民性的传统艺术形式。日本将诗歌吟诵称为“诗吟”,热衷者甚众。本届艺术节,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日本诗吟会三位“国宝级”诗吟专家:石原紘一、牧原一路和冈本利明先生,他们为与会嘉宾带来了原汁原味的诗吟艺术表演。




日本诗吟会三位专家的精彩表演


日本汉诗作为中日两国交流和文化联姻的宁馨儿,在近一千五百年的磨练中,逐渐渗透进日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日本汉诗以中国唐代律诗为主要吟咏内容,将汉诗以日语语法和训读音完整地加工成为日文汉诗,辅以日式曲调吟唱,逐渐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汉诗吟咏”。本次大会上,日本爱知学院教授刘作胜先生作了《汉诗吟诵在日本的传承》的专题报告,带领大家深入解读日本诗吟艺术的发展脉络和独特风骚。


日本爱知学院教授刘作胜先生作专题报告


十年的传统文化教育课题实验,以全国各实验区、实验校为基础单元,由各实验区/校重点承担标准化课程实验和教法研究工作。本次大会还隆重举行了“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全国传统文化课题示范学校’”授牌仪式,以及“第二届国际经典吟咏艺术节颁奖典礼”。




颁奖典礼及授牌仪式


10月13日下午,国内著名学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辽南吟诵的传承人张本义先生,为与会代表作经典吟咏专题培训,内容包括中华经典吟咏理论、古诗词古音、叶音与破读等。

张本义,字子和,别署松斋、松石、三亩草堂主人。生于四代儒医之家,幼承庭训,且生长于金州古城之内,得以亲聆诸多名儒的教诲,后又受业于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于植元先生,故于中国书法、绘画、诗词、音乐、医学、典籍、文物诸方面都有较深的涉猎和研究,被称为“通家”。曾主编《罗雪堂(罗振玉)合集》、《大连图书馆藏明清小说丛刊》、《白云论坛》和《文史大连丛书》等,出版了《张本义诗文书法》、《松斋歌诗》、《吟诵拾阶》、《经典吟诵教师手册》等。

近年来,本义先生着力在全国推广传统诵读国学经典的方法,率先在全国成立吟唱传统诗词的文艺团体——大连图书馆白云吟唱团、大连市吟唱团、大连少年吟唱团。亲自担任作曲和艺术总监。吟唱团的足迹已遍布国内很多城市,并应邀赴海外演出,受到热烈欢迎。


张本义先生讲学现场


部分优秀获奖节目展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