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期全国传统文化教育骨干教师培训暨青海省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教法培训会

 2014年11月14日,“第七期全国传统文化教育骨干教师培训暨青海省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教法培训会”在青海省湟中县拉开帷幕。“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组组长、教育部基教司原副司长郑增仪;青海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原副厅长任亚丽;国家教育督导办特聘专家、山东省副总督学、济南市教育局原局长、中国国学艺术中心专家委员刘元刚;《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组副主任、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副秘书长韦美秋;台湾师范大学讲师、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专家委员程风;彭城书院院长、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讲师汉风;青海省湟中县教育局局长樊明德;副局长张文龙、教研室主任李积雄等出席会议。此外来自北京、广东、辽宁等实验区校教师代表40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会开幕式



课题主持人郑增仪主持开幕式


青海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原副厅长任亚丽致辞


湟中县教育局张文龙副局长致辞

 开幕式后,来自台湾师范大学的程风老师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及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给参会老师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深入浅出的《国学课堂教学要领》专题讲座。程风老师首先从国学的定义及国学教育的目的来强调现今的国学教育是对学生完美人格的教育,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要让学生在经典的熏陶下,养成有知识、有文化、有人格魅力的谦谦君子。对此,程风老师对经典的课堂构建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第一:国学课堂要跳脱语文教学习惯,用典故、或诗歌把孩子们中引入文本,让孩子们在吟咏、诵读中感受多彩课堂;第二:国学教学要运用现代辅助材料,不仅是通过听觉、甚至还有视觉、动觉等来传授知识,调动课堂气氛;第三,要遵循学生优先的原则,在课堂上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拥有参与感、成就感、荣誉感、团队感,从而让学生爱上国学课……


台湾专家程风老师专题培训《国学高效课堂构建》

 14日下午,来自江苏徐州彭城书院的汉风院长对蒙学模块的《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和经学模块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分别做了课程解读并提出了具体的课堂构建建议。汉风院长指出“经典教育是对孩子的心性教育和德育教育,能够奠定孩子的德行基础,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汉风院长结合自己多年的国学教学经验,旁征博引、寓繁于简,不时赢得培训现场老师们的阵阵掌声。


 15日上午,来自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中心小学的刘秀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声律启蒙》的教材解读和课堂构建建议。刘秀东老师对《声律启蒙》颇有研究,他从《声律启蒙》的特点以及训练点来讲解,并提出了“平长仄短,声断气连;平低仄高,气沉丹田”的诵读策略和利用击节拍教会学生处理节奏的方法。


刘秀东老师解读《声律启蒙》

随后,《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组副主任、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副秘书长韦美秋对老师们进行了经典吟诵方法的教学示范,优美的嗓音和动人的曲调让参加培训的老师们纷纷拿出手机进行录音留存。


课题组副主任韦美秋做《经典吟诵示要》专题讲座

 15日下午,汉风院长做了《道德经》和《孙子兵法》两本教材的解读和课堂构建专题培训。他从关于“道”、关于“有”和“无”、关于“上善若水”、关于“柔弱胜刚强”这四个方面对《道德经》进行解读。他条分缕析、大道于简,让现场老师对《道德经》有了全新的认识,并且汉风老师还给老师们提出了《道德经》创新课堂的构建建议,即让学生们在阅读文本、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关于《道德经》内容的辩论,比如“有好还是无好?”此次讲座再次赢得了与会老师们经久不息的掌声。


彭城书院院长汉风做经典课程解读


与会代表认真学习

16日上午,6名选自北京通州课题实验区的优秀国学教师给参加培训的老师带来了经典国学课堂的教学示范:北京市通州区东方小学米莹老师示范教学《三字经》;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奚志会老师示范教学《千字文》;通州区张家湾中心小张玉海老师示范教学《声律启蒙》;北京史家胡同小学通州分校的赵红波老师示范教学《论语》;通州区潞河中学苏培老师示范教学《孟子》、《道德经》;通州区潞河中学马春老师示范教学《大学》、《孙子兵法》等,他们精彩的呈现,把各自多年一线国学教学的实战经验分享给参加培训的老师们,让所有参培老师在领悟经典精髓的基础上更加明了经典课堂构建的原则、方式及方法的多样性;同时更加清晰了解怎样才算一节好的国学课。




张玉海现场示范《声律启蒙》课堂教学


赵红波老师现场示范《论语》课堂教学

16日下午,《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组的专家领导和各地老师代表来到了课题实验校湟中县田家寨小学。田家寨小学是一座乡村小学,但是学生们的国学热情却很高昂,他们通过集体诵读、国学课堂教学、传统技艺课堂等向课题组的专家领导们进行了汇报展示。田家寨小学老师和学生的国学热情深深打动在场的每一个人。与会的专家领导和老师代表,对他们的展示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与会专家、学者在田家寨小学座谈,张健秘书长发言


与会代表参加田家寨小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田家寨小学经典课堂

 17日上午,课题组的专家领导和各地老师代表来到了位于西宁市的国际村小学进行观摩学习。西宁市国际村小学是一座回族学生占比高达80%以上的现代化小学,校园的各个角落都散发着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学校师生首先为到访的课题组专家、领导、老师们进行了“以德养慧、以慧开智”的国学课展示,随后为代表们展示了学校丰富多彩的国学特色课程,如经典诵读、武术、书法、茶艺、剪纸、绘画等等。代表们在精彩纷呈的特色课程展示中流连忘返。


与会代表观摩西宁国际村小学的经典诵读活动


西宁国际村小学传统文化艺术活动展示


与会代表观摩国际村小学学生的茶艺展示

 17日下午,代表们来到了位于湟源县的课题实验校湟源县城关一小参观,城关一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以及对传统文化课程实施的执著,让这所百年老校在日月山下熠熠生辉。


与会代表参观课题实验校湟源县城关一小


与会领导及部分外地代表参观湟源县城关一小

 此次培训主要针对青海省进一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及课程深入实施所需而设计。因此,此次培训贴近教师的实际需求,从经典活化解读入手,透过课堂教学要领,明确构建出国学备课与上课的方向,并以经典示范课堂为引领,指导教师在正确把握经典要义的基础上,在有限的课堂内将经典价值最大化,高屋建瓴地构建贴近学生生活的国学高效课堂,其实用性和价值性获得了参培训老师的一致好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