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传统文化教育林尘镇课题实验区授牌仪式近日举行


5月26日,全国传统文化教育林尘镇课题实验区授牌仪式在广东省化州市林尘镇七芝坡小学举行。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课题组执行主任张健出席活动并为林尘镇颁发“全国传统文化教育课题实验区”铜牌。清华大学客座教授普颖华、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科研管理处处长滕潇然、化州市副市长李亚凤、文广新局长宋凯、林尘镇党委书记马盛雄、镇长麦曦和市教育局领导出席授牌仪式。


活动现场

仪式上,林尘镇七芝坡小学陈东校长介绍了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林尘镇外出乡贤代表、爱心企业家王明炎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家乡文化教育事业。


七芝坡小学校长陈东致辞


爱心企业家王明炎在会上致辞


化州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杨伟对林尘镇和七芝坡小学成为全国传统文化教育课题实验区和示范小学表示祝贺,并表示,化州市教育部门将继续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努力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质朴的道德操守和高雅的审美情趣,促进全市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课题组执行主任张健在仪式上致辞,高屋建瓴地全面总结和介绍了当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科研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林尘镇和七芝坡小学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培养良好的师资力量,按照全国传统文化教育课题组以及教育部门的要求做好课题实验计划,圆满完成全国传统文化教育课题组任务。


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组执行主任张健致辞


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孙子兵法研究专家普颖华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薪火传承·文化兴邦》的报告。普教授以生动亲切的语言向在座的老师和孩子们传达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精髓和理念,告诉大家如何从生活中点滴小事入手,真正力行传统文化教育。

仪式上,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组执行主任张健以及普颖华教授分别向林尘镇以及林尘七芝坡小学授予全国传统文化教育课题实验区和示范学校的牌匾。


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组执行主任张健为林尘镇颁发“全国传统文化教育课题实验区”铜牌


普颖华教授为七芝坡小学颁发“全国传统文化教育课题示范校”铜牌



附:《七芝坡小学国学教育成效好》——选自《茂名日报》

本报讯 (记者 莫问 通讯员 翁燕)“同学们,吃饭的时候先让谁吃啊 ?”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虽是六、七岁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听到记者的提问,都异口同声地回答。这是记者在化州市林尘镇七芝坡小学亲身感受到的。该校在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另辟蹊径,增加国学内容,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孩子的儒雅、淳静气质,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

七芝坡小学地处穷乡僻壤,以前学校教学环境及教学设施差,师资严重缺乏,教学质量一直上不去,校风学风较差。近年来,该校加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该校针对全校四分之三以上是留守儿童的实际,将 “孩子能获得良好的教育,让家长放心”摆在教学首要位置。该校认真做好老师的 “归心”工作,切实关心老师们的工作和生活。学校想方设法,向外界筹集资金,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留住老师。特别是在全校开展国学教育,国学在七芝坡小学蔚然成风。 孩子们从 《三字经》、《千字文 》、 《论语 》、 《弟子规》等国学经典中,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了儒雅、淳静的气质。学校积极引导老师与学生以校为家,共建文明和谐学校。学校先后制定了 《学校管理制度 》、 《安全制度 》、 《财务管理制度》等,与各班主任签订工作责任书,使学校教学规范化、秩序化。

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的七芝坡小学校风淳朴,学生彬彬有礼。学校越办越好,越办越大,巩固了 “两基”成果,按时按质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所辖范围内入学率达100% , “普九”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上级要求,2009年教学质量评估获得化州市三等奖,赢得上级和当地广大群众的好评,现已逐步建成一所文明和谐的校园。


七芝坡小学的校园文化墙


前来旁听会议的七芝坡村民们


七芝坡小学教师制服,传递了该校倡导的传统文化精神理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