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传统文化课程实验的深入开展,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课程与人才培养的重视,各地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专业水准及实践经验的传统文化课程授课教师,出现了多种模式的课堂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2012年6月27日至29日,由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信息资源有效应用对策研究》国学教育专项研究课题和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国学优质课大赛”在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隆重举行。大赛核心日程由各地区推荐的国学优质课评比和国学教育专题讲座组成。
27日上午八点,在张家湾镇中心小学带来的《群童戏鼓迎嘉宾》和梨园镇中心小学孩子们的《舌战群儒》中,大赛拉开帷幕。
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秘书长张健主持了本次大赛。出席本次国学优质课大赛的领导和嘉宾有:教育部基教司原副司长郑增仪;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副所长滕纯;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主任、北京教育学院通州分院院长肖宝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研究中心研究员张鹏举;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社长吴传胜;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国学》编辑部主任张素闻;中关村学院院长潘四发、副院长李红;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秘书长张健;全国素读名师、语文特级教师陈琴;中华吟诵协会秘书长徐建顺;以及各课题实验区、实验校的相关负责人。
开幕式上,张健秘书长致欢迎词并做了《崛起,中国》的报告,随后滕纯、肖宝军、吴传胜分别做大会致辞。领导致辞完毕,“中华经典素读法”第一人陈琴老师做了《以中国人的方式诵读》的专题讲座,陈老师激情的演讲,使得现场反应热烈。
自27日下午至28日下午,来自北京、河北、山东、江西、吉林、辽宁、青海、河南等省市的16节推荐课依抽签顺序一一亮相,报告厅现场老师们声情并茂的讲解、孩子们朗朗的诵读声、以及悠扬的古乐不绝于耳,精彩的课堂赢得与会领导、评委和各地参会代表的阵阵掌声。特别是厦门市天安小学的粘雪英校长带来的现场观摩课,获得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29日上午,通州区中山街小学舞蹈《春晓》和临河里小学带来的的表演唱《弟子规》给会场带来了热闹欢乐的气氛。闭幕式上,中国吟诵协会会长徐建顺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国学》编辑部主任张素闻分别带来了别开生面的讲座。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研究中心研究员张鹏举做大赛点评和总结。
郑增仪致闭幕词,郑司长表示,本次大赛是“十一五”阶段国学教育专项研究和“十二五”阶段《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课题实验的一次成果展示。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国学教学,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培养民族认同感、自信心和自豪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国学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在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另外,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实验工作已具备相关实验条件,相信随着实验区的进一步扩大,必将对中华民族伟大文化复兴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悉,本次国学优质课大赛面向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国学课程的实验区、实验校,收到了来自全国数百节参赛录像课。大赛最后颁发了录像课奖、现场课奖,优秀指导奖、优秀组织奖。
现场课获奖名单:
录像课一等奖名单:
录像课二等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