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首届全国国学教育教科研工作会议”于2009年3月30日在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隆重召开。研讨会围绕新时期如何传承国学精神、弘扬博大精深的国学展开研讨,来自全国各地100多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团长参加了此次会议,国内著名国学教育专家、学者作了精彩演讲。
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
此次研讨会是在如何在中小学阶段进行国学教育、如何挖掘民族的精神积淀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背景下召开的,原中共中央中宣部副秘书长、全国宣传干部培训中心主任、全国政治思想工作研究会顾问、全国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李长喜到场并作现场致辞;教育部国家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副司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郑增仪就《课程改革与校本文化建设》问题与现场嘉宾进行了经验分享,并从战略的高度对国学启蒙教育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会议主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我国国学启蒙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二、国学启蒙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及基础教育阶段国学教育课程实验、教育科研方法;三、国学“兼容并包”的发展趋势与“诚信”伦理的构筑;四、新国学教育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李燕杰教授为本次会议现场题写了贺词并作了激情演讲。李教授在《国学教育教学艺术》报告中,从中国国学发展的深远、中国文化的历史深度,挖掘了国学的当代需要,充分阐述了国学教育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秘书长张健就“十一五”课题国学教育专项研究向与会领导与代表作了汇报,张秘书长认为“重振国学,亟需重塑教育理念。在今天重振国学,决不是对传统国学的简单回归与重复,而是应以现代的理念指导国学的研究与发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开拓视野,注重东西文化比较,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大格局中进行定位,建设既融合世界潮流、又富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国学。与此相适应,国学的研究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一方面,应在借鉴传统方法与手段的同时,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改进国学研究;另一方面,随着对外交流的拓展,还应充分吸收海外汉学研究的成果。”
在充满希望的21世纪,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光荣使命。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对于凝聚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接续文脉、重振国学,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国学教育专项研究工作,正是为了要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讲话精神,从中小学国学教育课程规划和教学计划入手,以国学教育专利法创新和全国教科研协作为核心工作,整合国内各地区优秀国学教育资源,同时打造一支高水平优秀师资队伍和教科研队伍,此次会议的召开,既是十一五课题国学教育专项研究的首次全国性教科研研究会议,也是国内中小学阶段国学教育的第一次高端研讨大会和布施工作大会,希望与会代表能够按照课题组的统一要求,通过全体国学教育工作者的团结协作和辛勤工作,为我国国学教育走出一条创新的路。为我国各地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铺设一条金色大道。
此次会议的一大亮点是现场上课环节。北京丰台区第一小学和大兴区第二小学作为第一批实验校给与会学校和专家、学者展示了两堂精彩的国学研讨课,得到与会代表和专家的一致好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河北石家庄市庄园小学和深圳宝安区教育局推荐的滨海小学的老师,现场“借班上课”,借用丰台第一小学和大兴第二小学的学生,也给与会代表带来了精彩的课程展示。课后有关专家和老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以期探索出一条更适合于中小学国学教育之路。整个研讨会体现了务实、求真、开拓、创新的新气象。
主办方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学校参与到这一课题中来,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以实际行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